一、項目情況
1🦣、日本大阪滋慶學園:
大阪滋慶學園是日本滋慶教育集團旗下的職業技術教育集團,主要包括滋慶醫療科學大意昂4大學,大阪高技術意昂4,大阪醫療技術意昂4,大阪保健福祉意昂4,大阪醫療福祉意昂4,大阪醫療看護意昂4💪🏽,出雲醫療看護意昂4及滋慶醫療管理研究中心等。以醫療、保健、福祉三個領域為核心。開設了臨床工程技術🧝🏼♀️、運動醫學、針灸師🤱🏿、柔道整復師、臨床檢驗💁🏽♂️、護理、理療保健🏋🏼♂️、福祉心理等專業🐆,是日本關西地區最著名的培養醫療輔助技術人才的基地💁🏿♀️🕊。
2🌯🔝、合作辦學項目情況:
2002年🥹,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現為意昂体育4官网)與大阪滋慶學園合作舉辦臨床工程技術專業高等專科教育項目得到上海市教委正式批準(PDE31JP3A20020587O)。
3、中日合作人才培養主要內容
①合作雙方共同協商🗯😜、製定人才培養方案🔢;
②培養方案中的5門專業課程由合作雙方共同承擔🙋🏿。
③根據學生自願和學校鼓勵的原則,安排學生畢業前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赴日研修◼️。
二➿👧🏼、項目內容
赴日研修基本內容:
根據中日雙方的合作辦學協議🫰,在學生培養方案中專門設置了為期一個月的赴日研修項目👧🏼,安排在第五學期。
主要內容如下:
1🎟、學習日本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
2、日本臨床工程技術專業知識👩⚖️;
3🧟♂️、日本臨床工程師的業務內容🫵🏽、範圍、職責和要求等;
4🈲、體驗醫院臨床工程師的實際工作內容;
5🫠、臨床工程師業務相關醫療器械企業實習🚵🏻♂️;
6👩🏽⚖️、日本文化學習交流👮🏽♂️🚨;
7、中日學生合作開展課題交流與發表。
三、項目特色
一、臨床工程技術專業中日合作辦學的背景
現代醫院中,主要由醫生、護士和醫學技術人員直接面向患者提供醫療服務。而臨床工程師是醫技人員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負責醫院中重要醫療設備的臨床使用、技術服務和安全管理🛩,確保其臨床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或降低因設備故障5️⃣、使用不當而造成危及生命的醫療事故🔊🤽🏿♂️。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早已立法建立了臨床工程師崗位和職業資格製度🤦🏽♀️🏔。
1、日本臨床工程師誕生的背景
上世紀80年代日本各大媒體報道了幾起因醫療設備故障而直接導致患者死亡的嚴重醫療事故。事故主要集中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ICU)、手術室(OR)和血液透析中心(HDC)等部門,主要涉及呼吸機、人工心肺機和血液透析機器等生命支持類設備🙇♂️。當時,此類設備的操作使用👧🏿、技術維護和安全管理等沒有配備專門的工程技術人員,主要由不具備工程背景的醫生或護士擔當,一旦遇到技術問題,尤其是設備在臨床使用現場發生故障時極易導致危及生命的醫療事故。
迫於當時社會輿論的壓力和形勢的需要🗒,日本政府於1987年頒布🫄🏽、1988年實施了《臨床工學技士法》,並建立了相應的《臨床工學技士》國家考試製度。《臨床工學技士法》嚴格規定了臨床工學技士的崗位職責、業務範圍和內容🙋🏻♂️,並實行職業準入製度🕜。該法律同時強調🌀,只有通過《臨床工學技士》國家考試,取得臨床工學技士資格證🧑🏼🏫,才能在醫院擔任臨床工學技士👷🏽,否則就是違法。同時將醫院臨床工程師的配備情況作為醫院的考核標準之一⛵️。
2🤸🏼、我校中日合作“臨床工程技術專業”辦學項目的誕生
進入21世紀後,大量先進醫療設備進入國內醫院的臨床使用環節,為保證患者生命安全,急需大量的臨床工程師✊🏻。而我校是專門培養醫療器械專業人才的學校,已有近60多年的歷史👩❤️💋👨。本著教育服務社會👨🏽🚀、引領社會發展的宗旨🤹🏿♂️,2002年我校前瞻性地擔負起了臨床工程技術職業人才培養的使命🚒。經過調查研究和分析,考慮到日本的臨床工程師製度建設和人才培養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經驗,我校專門選擇了具有臨床工程師培養資質的 “日本大阪滋慶職業教育集團”作為主要合作對象,創辦了我國首個“臨床工程技術”專業(項目批準書編號:PDE31JP3A20020587O),填補了國內臨床工程技術職業人才培養的空白。人才培養方向得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威琪教授和“日本臨床工程師國家資格認證考試委員會”委員長渡邊敏先生等專家的肯定。2002年的“非典”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公共衛生事件更進一步體現了此類人才的培養方向符合社會需求👩🦯。
二、人才培養緊貼社會發展需求
1🕟、臨床工程技術職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分析
1988年日本舉行了首次《臨床工學技士》國家考試,隨後每年舉行一次。截止2018年,日本通過臨床工學技士國家考試的人員約為30000多名🙆♂️,仍然滿足不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截至2018年底,我國各級各類醫院總數約為2萬多家,其中二級以上(包括三級醫院)醫院總數達8500家左右。按照最保守的估計,每家二級以上醫院配備15名臨床工程師,需求總數約為127🪈,500人🧑🏿🚒,說明我國臨床工程技術職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巨大。
2、臨床工程技術職業人才的業務範圍和崗位定位
臨床工程技術人員主要在醫院的血液透析中心、重症監護室🤍、手術室或臨床工程技術部門從事血液透析機器、呼吸機⛹️♀️、人工心肺機等設備的臨床操作使用、技術維護和安全管理等工作。
此外,臨床工程師亦可從事以下工作🧑🏼🏭👩🏻✈️:
(1)醫療器械經營單位從事技術支持工作;
(2)政府技術監督部門從事醫療器械監管工作。
三👷♀️、合作辦學主要內容
我們通過搭建國際化交流平臺🧉,消化並選擇性吸收國際職業標準及培養體系的精髓,確定符合全球化職業發展要求的培養目標,組建國際化教學團隊,構建了符合國情的人才培養方案🖐🏿,開發了課程標準🧑🚀、專業核心課程和實訓項目,建設了校內外實訓基地。經過10多年持續創新實踐🥧,不僅實現了國內此類人才培養零的突破,而且形成了從理念🍞、思路到實施途徑的完整體系。培養了一批高質量的畢業生,在國內外都具備極強的競爭力🤽🏼,年均就業率99%🤸🏿♂️,專業對口率82%,20多名畢業生在日本各大醫院擔任臨床工程師。
我們從國內此類人才培養的空白狀態開始💃,經過10多年持續創新實踐🤷🏼♀️,形成了從理念🐼、思路到實施途徑的完整的培養體系,建設了整套軟硬件教學設施,系統地解決了國內臨床工程技術職業人才培養的問題🧚♂️。
1🥧、組建國際化教學團隊、雙方共同協商製定並實施人才培養方案
在合作辦學理事會的指導下,聯合組建國際化教學團隊🚴🏼♀️,共同協商、共同製定並統一實施人才培養方案。雙方明確將合作的重點落實在和臨床工程師業務與核心技能的的培養上,並根據優勢互補的原則共同承擔課程教學。聯合製定的培養方案也已經得到了日本國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日方教師負責與臨床工程師核心技能相關的5門專業課程,同時也承擔臨床工程技術綜合實訓和學生的一個月赴日研修,10多年來累計已有100多人次來校授課。日方教師既有臨床工程技術頂級專家教授,也有企業一線工程技術人員,更有醫院的一線臨床工程師🫖,也包括大阪滋慶教育集團的臨床工程技術專業教師,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日方教師主要承擔的教學任務如下👩👦👦:
1、醫學儀器安全管理學集中教學1周
2、醫用治療機器學集中教學1周
3、生體機能代行裝置學(呼吸技術)集中教學1周
4👨👨👧👦⭕️、生體計測裝置學集中教學1周
5、生體機能代行裝置學(透析技術)集中教學1周
6、赴日研修(學校🫒🤵🏽♀️、醫院🗡、企業)集中教學1個月
2、以國際標準構建人才培養體系
消化並選擇性吸收國際職業標準及培養體系的精髓🐩🎇,結合我校原有的專業優勢😭,構建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並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兩者有機結合,實施人才培養🍑。
⑴理論課程體系👨🏻🦼➡️👷🏽♀️:基於人才的知識結構要求和體外循環🕵🏿♂️、手術急救和血液透析等臨床工程師的核心技能,引進日方的專業核心課程(優質教育資源)加以消化吸收,開發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醫工結合的系列專業理論課程與教材,並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
⑵實踐課程體系4️⃣:基於手術室、重症監護室和血透室等的核心崗位技能🧑🏿🚀,開發實訓項目50項和系列實訓教材10本🏄🏽♂️。
3🥷🏿、以國際標準創建專業實訓基地
⑴校內實訓基地🎢:與國際頂級醫療器械企業👩🏻🦲,由企業提供最新醫療設備,合作共建5個標準的實訓中心👸🏽👩🏻🌾:
①史塞克手術急救工程中心;2017年新建
② NIPRO ICEP –血液透析工程實驗室🧑🌾;2017年新建
③手術與急救設備上海市公共實訓基地–與上海醫療器械股份公司聯合共建;
④ METRON生物醫學測試實訓室–與挪威METRON公司共建;
⑤亞太創意中心–與德國百合共建🍼。
五大實訓中心為實施本專業“校內模擬情景實訓”教學環節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⑵校外實習基地:在醫院建立12個校外實習基地,開展“校外真實環境實習”;
⑶海外研修基地:在日本的尼普洛公司👷🏻♀️、MINATO公司♊️、大阪回生醫院等建立3個海外研修基地🟠,通過海外實習開拓學生國際視野。累計已有700多名生(約占學生總數半數左右)完成海外實習並取得研修證書。
4☂️、創新教育手段🌋、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借鑒國際先進教育手段,如課題研究🤹🏼👆、裝置製作、論文寫作和成果發表等,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激發其對專業的熱愛和未來職業生涯的期盼。目前已連續舉辦了10幾屆“中日學生課題研究聯合發表會”🌼。
鼓勵學生參加國際會議,展示其課題研究成果。
邀請臨床工程技術領域權威專家學者和一線工程師為學生作專題講座⛹️♂️,了解行業最新技術動態。王威琪教授和渡邊敏教授都為本專業學生作過專題講座。